前言
本文来自《地理度金针》之《水局阳龙变木局》中的一段内容。记述了3000年前商纣王的衰落和周文王的兴起。大部分文字完全抄录于《史记•周本纪》。可是,这些历史信息与风水理论有多少关联呢?
周朝准备在洛邑(今洛阳)修建都城,命召公勘查选址,周公营建都城,于是作《洛诰》,说:“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
可见,《洛诰》只是证明,远在3000年前,人们每逢大事就要占卜择吉。其内容并没有涉及风水理论。即使在今天,新城建设、工厂选址等等,都要进行专业的勘察和择吉,这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不足为奇。
那么,作者为什么长篇累牍地搬抄和叙述呢?展示博学!
公季修古公遗道①,笃②於行义,诸侯顺之。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③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④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⑤,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崇侯虎譖⑥西伯侯於殷纣曰:“西伯候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⑦,他奇怪物⑧,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⑨,纣大悦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⑩炮烙之刑,纣许之。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⑪。入界,耕者皆让畔⑫,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慙⑬,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问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⑭。殷之祖伊闻之懼,以告帝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明年,伐邘⑮。明年,伐崇侯虎⑯,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译文
公季学习实行古公的政教,大力施行仁义,诸侯都愿意归顺他。
公季去世,儿子昌继位,这就是西伯,也就是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法则,一心一意施行仁义,敬重老人,慈爱晚辈。对贤士谦下有礼,有时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来接待贤士,士人因此都归附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西伯非常敬重老人,就商量说为什么不去投奔西伯呢?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都一起归顺了西伯。
崇侯虎向殷纣说西伯的坏话:“西伯积善行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将对您不利呀!”于是,纣帝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闳夭等人都为西伯担心,就设法找来叫有莘氏的美女,骊戎地区出产的红鬃白身、目如黄金的骏马,有熊国出产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其他一些珍奇宝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非常高兴,说:“这些东西有了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于是,赦免了西伯,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纣说:“说西伯坏话的人是崇侯虎!”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废除炮烙酷刑。纣答应了西伯的请求。
西伯暗中大做善事,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争执不能断决,就一块儿到周国来。进入周国后,发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二人还没有见到西伯,就觉得惭愧了,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人家周国人以为羞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相互谦让后离去。各个诸侯听说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真命天子啊。”
第二年,西伯征伐犬戎。第三年,征伐密须。第四年,打败了耆国。殷朝的祖伊听说了,非常害怕,把这些情况报告给纣帝。纣说:“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吗?他这个人能干成什么!”第五年,西伯征伐邘。第六年,征伐崇侯虎。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第七年,西伯逝世,太子发登位,这就是武王。
①遗道:(前人)留传下来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治理方法。
②笃:专注。
③日中不暇食:到了中午还顾不着吃饭。
④盍:何不,表示疑问。读hé。
⑤1.太颠: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大臣。2.闳夭: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大臣。文王被囚羑里时,曾献给纣王美女和宝物,营救西伯脱险,后又帮助武王灭商。闳,读hōng。3.散宜生:西周开国功臣。文王被囚羑里时,曾为营救文王做出贡献。4.鬻子:中国道家的前身。为商末周初人。鬻,读yù。5.辛甲:原是纣的大臣,后归附文王,为西周初年的史官。
⑥譖:诬陷别人。读zèn。
⑦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1.骊戎:骊,读lí,古族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一带。2.文马:毛色有文采的马。3.有熊:有熊国,大约今天郑州南部一带。4.九驷:字典解释,“二马为车,四马为驷,八马为辇。”一辆驷车四匹马,四辆驷车相当于36匹马。
全句话,骊戎国的文马,有熊国的36匹马。
⑧他奇怪物:别的还有一些少见的奇宝。他,其它的,另外。
⑨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依靠殷商的宠臣费仲,把礼物献给了纣王。
因,依靠,凭借。
殷,殷商,商朝。
嬖臣,宠臣。嬖,读bì。
费仲,纣王身边的奸臣。
⑩去:废除。
⑪乃如周:于是就到周国。如,到,进入。
⑫畔:田地的边界。
⑬慙:同“惭”,惭愧。
⑭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1.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猃狁(xiǎn yǔn),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又一说称,狗脸兽身的人种。2.密须,密须国,在今甘肃灵台县一带。3.耆国,耆,读qí。在今山西长治一带。
⑮邘:西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邘,读yú。
⑯崇侯虎:人名,纣王的羽翼。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①《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周易》之名,盖本诸此,地理本乎易理也。
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②称王,而断虞芮之讼,是以“讼有孚,窒,惕中吉。”坎中实为孚。窒,塞止也。闭其源使讼不至③。
坎又为加忧④,忧惕⑤也。如得其情,则哀矜⑥而勿喜。讼有孚,言行相孚,片言可以折狱⑦。则无情之讼,能塞止其求胜之心,则讼可弭⑧。遇讼而惕,则不以胜讼为得意,故吉孚。
①益:增加。
②受命之年:接受(上天的)命令的年份。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谎称自己是接受天命而为之。
③闭其源使讼不至:从源头切断诉讼。意思是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④加忧:增加忧愁。
⑤忧惕:忧虑而又恐惧。
⑥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如果了解他们的内情,就应当同情他们,而不要幸灾乐祸。
哀矜:哀怜,怜悯。矜,读jīn,怜悯。
⑦片言可以折狱:几句话就可以把判决案件。折狱,判决案件。
⑧弭:平息。
是故,乾亥生向改为壬就亥禄,亦孚吉也。卦气之理,既已详明,堪舆之源,不可不知,周公之营洛也。“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此收二水合襟之法也。食者,喫也,吞也,吸也,所谓“一口吸尽千江水”是也。
然则,黄①授《青囊》曰:“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郭②本《葬经》曰:“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朱雀发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於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扬扬悠悠,顾我欲流,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狐首•箓经》曰:“山来水回,贵寿而财。”
杨③传《青囊经》曰:“富贵贪贱在水神,水是山家血脉精,山静水动昼夜定,水主财禄山人丁,乾坤艮巽号御阶,四大尊神在内排,生克须凭五行布,要始天机玄妙处,乾坤艮巽水流长,吉神先入家豪富。”
陈④传《玉尺经》曰:“欲识龙穴之吉凶,须看水神之出入,龙穴之美恶从水,犹之女人之贵贱从夫。”法显玄空,神功莫测。五行实无系於龙家,祸福须明於水路,顾我复我,为父为官,予之夺之,彼无心而曷济⑤,生入克入,情既去而复留。一脉传来流芳百世,无非本诸“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我周公家学渊源⑤,绳其祖武⑥,垂裕后昆⑦,源远流长。学者必须穷其竟委⑧,方知堪舆渊源宗派,如何可以淆紊?无如⑨谈斯道者,数典竟忘其祖⑩,徒守杨朱⑪墨翟⑫之言,以伪乱真,由来久矣。今欲挽狂澜於既倒⑬,是以不厌三复丁甯⑭。
①黄:人名,黄石公,公元前约二百二十年间秦朝的学者。
②郭:人名,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东晋学者,精天文,卜筮。
③杨:人名,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誉称“杨救贫”,唐时窦州人,著名风水师。
④陈:人名,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思想家。
⑤家学渊源:家学世代相传,根基深厚。
⑥绳其祖武: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⑦垂裕后昆: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
⑧穷其竟委: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穷、竟:彻底推求;委:水的下流。
⑨无如:无奈。
⑩数典竟忘其祖:比喻忘掉了事物的本源。
⑪杨朱:人名,字子居,先秦哲学家,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
⑫墨翟:人名,即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或滕国(今山东滕州)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翟,读dí。
⑬既倒:已经倒下。比喻事物或文化处于危险中。
⑭是以不厌三复丁甯: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丁甯,叮咛。
转载请注明:贞吉网 » 翻译《地理度金针》水局壬龙辛水变立木局乾亥生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