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

天空爆出神秘的轰鸣声,原因何在?

天象观星 昌达空间 635℃ 0评论

  今年(壬寅)10月以来,鲁豫皖等省部分地区天空爆出轰鸣声,如晴天霹雳,门窗应而颤动。有人解释这是战机训练发出的音爆声。但官方并没有正式声明。
  如果不是飞机音爆,这又是什么?查阅古代文献,相关记载举不胜举。
  《系辞传·震卦》象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重复的雷鸣是震卦,大人物听到猛烈的雷声应该认真反省)
  〈注释〉震卦,天之长子,在地为君。
  〈程传〉雷重仍,则威益盛。君子观荐雷威震之象,以恐惧自修饬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则修正其身,思省其过,咎而改之。(震雷之声接连不断,那是上天威慑的强度仍在增大增强。籍此,君子要心存畏惧,审视连续不断的猛烈雷鸣,认真自我审察。君子若能发现上天的警告,畏惧上天的威力,才能自我反省,修正自身,从而做到有错就改)
  〈朱注〉煜煜电光貌,十月而雷电,亦灾异之甚者。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革,而秋多霹雳。霹雳者,金气,其音商也,故应之以霹雳;王者视不明,则火不炎上,而秋多电。电者,火气也,其音徵也,故应之以电。”
  《冬雷占》:“天冬雷,地必震。教令挠(乱),则冬雷,民饥。”
  《管窥辑要·雷占》:“凡雷,出以二月,收以八月,若发于当出之先,当收之后,皆为非时,刑赏失当之所致也,以所鸣。”
  又曰:“教令扰,蛰虫出,行雷声,连日不止,谓之失信。人君号令不常,民多忧怨。凡雷发非时,大臣专政,女主擅权,人君失政,贼臣将起。”
  《传》曰:“雷者,阴阳和合,震动万物,春分发,秋分藏,非时而鸣,军破国殃。非时而发在子日,君侧有谗臣,盗起,有水灾,死丧哭泣事;丑日,将相不安,兵出外。丑,金库震动之,兵必出也;寅日,边兵起,有妖惑众,津梁(犹如政令)不通,有谗臣,后宫不安,其所发之地兵灾;卯日,天子宫中不安,大臣灾,万物不成;辰日,兵起,天子忧,失地,有水灾;巳日,蛮夷兵动,其地有兵饥;午日,王者宴乐无度,其地有火灾,有死丧;未日,有大水,有咒诅事,大臣诛,库藏有火,其国有死君,兵疫;申日,地动,将军有忧;酉日,燕赵有兵起,边兵动;戌日,土工兴,戌为楼台,又为火库,有火灾,宫舍迁动,仓粟出;亥日,有大火,水寒杀物,兵起。亥为六阴之极,故为水,为寒。亥位在乾,故为兵起。”
  《传》曰:“凡遇启蛰而不雷,政弛臣慢,国势将危。一曰:当雷不雷,君弱臣强。”
  《史记》:“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往者,兵发其下。”
  《历学会通》:“山鸣乃有大乱,天鼓乃有暴兵。”
  《山西通志》:“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春,屯留甘露降。四月,陨霜杀桑。十二月,天鼓鸣,流星如火。”
  《名山藏·典谟记》:“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刑科给事中汤礼敬言:陛下更始之初,灾异屡出,旱潦蝻蝗,星变天鼓之类,叠见京邑。”
  《见闻录》:“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七日巳时,忽然天鼓轰轰,声响如雷。一饭之顷,飞降一星,随带火光堕于河内县(河南沁阳)。常平镇取出验看,外黑如铁,中白如银,见贮本省布政司。”
  《顺天府部纪事·蓟州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初七日霜;十五日午时,正南天鼓鸣如雷;五月大旱;八月大水。凡雷冬起者,阳气不藏也。以雷鸣之日,知何方,亦曰:各以其辰为方。”
  《四川通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七月二十三日辰时,成都诸郡邑天鼓鸣,白雾迷天,有火下流,至地始灭。”
  《山西通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春,潞安、武乡天鼓鸣。九月,平阳东南天开,光芒灼闪,占主天罗地网,兵事之象。”
  《明外史·周弘祖传》:“弘祖徵授御史。隆庆(1567年)改元之,明年春,言:近四方地震,土裂成渠,旂竿数火,天鼓再鸣,陨星旋风,天雨黑豆,此皆阴盛之徵也。”

转载请注明:贞吉网 » 天空爆出神秘的轰鸣声,原因何在?

喜欢 (5)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