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

质疑《推背图》之五 十国历史

笑看推背图 昌达空间 1640℃ 0评论

  十国:李淳风和袁天罡先生在《推背图》中忽略了十国的兴衰历史。

前蜀:9O7–925建都:成都

  一、王建12年

  王建,大宦官田令孜的养子,河南舞阳人,原为唐僖宗身边的擎天大将,号称随驾五都头之一。宦官杨复恭总监禁军期间,怀疑王建。公元891年,王建攻占成都,杀陈敬瑄和田令孜。公元897年,破梓州(东川节度使治所,今四川三台县附近),占有东西两川之地(东川和西川)。公元902年,取山南西道(现在的川西北地区及陕西南大部),从而割据蜀地。

  公元907年,王建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建都成都(今属四川)。

  前蜀鼎盛时期,疆域面积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

  二、王衍8年

  王衍奢侈荒淫,在位期间营建宫殿,耗费财力,官僚之间贿赂成风,政风腐朽。公元925年,后唐李存勖派遣魏王李继岌、郭崇韬发兵攻蜀。王衍面缚舆榇(榇chèn,为老人预备的棺材。舆榇,用车拉棺材。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出降,前蜀灭亡,王衍死时二十八岁。

  评:前蜀在全盛时期,统治鄂西、四川大部、陕南、甘南等广大地区,但是,李淳风先生似乎忽略了这位前蜀太祖(明惠帝)王建大人的丰功伟绩。

南吴:892–937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15年

  杨行密,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人。唐末受封吴王,902年-905年在吴王位,南吴国开国者。由于其去世时唐朝仍然存在,在形式上,杨行密仍奉唐正朔(奉正朔,即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表示对王朝的效忠和拥戴),所以,当时他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国国君。

  公元905年11月,杨行密病死。

  二、杨渥(wò)3年

  杨渥,杨行密长子。其父死后,杨渥继王位,称宏农王,仍沿用唐朝年号。

  杨渥在位,四处游玩,荒淫无度,不听劝谏。公元908年5月,徐温(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帐下右衙指挥使)、张颢(hào)二人密谋,派将领纪祥等人手持兵器,闯入杨渥寝宫,将其杀害。

  三、杨隆演lO年

  公元919年,即吴国国王位,改元武义。自此,正式为独立王国,与唐朝断绝关系。

  公元920年,杨隆演去世。

  四、杨溥(pǔ)l7年

  杨溥,杨行密的老四儿子。公元920年,即位。

  南吴于杨隆演及杨溥在位时,军政大权皆操纵在徐温、徐知诰父子手中。

  公元937年,徐知诰篡南吴,南吴亡。

  公元938年,徐知诰派人将杨溥杀害。

  评:既然杨行密仍奉唐正朔十八年之久,顺理成章,李淳风先生也就略而不记了。

南楚:896–95l建都:长沙

  一、马殷35年

  马殷,原籍许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公元894年,随刘建锋率部进入湖南,占据潭州,被授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公元896年,节度使刘建峰被部将杀害。马殷战功显赫,待人宽厚,深得将士拥护,被推举为节度使。马殷知人善任,能征善战。先后占领湖南全境。

  公元927年,正式建国,仿照天子礼制,立宫殿,置百官,只是在名称上略加改变,表示不敢上比后梁王朝。公元930年,病逝。

  二、马希声2年

  马希声是马殷的次子。马殷去世后,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自己是后梁的藩镇。公元932年,病死。

  三、马希范l5年

  马希范是马殷的老四儿子,与马希声同年同月同日生。公元932年继位。在位16年,公元947年4月病死,终年49岁。

  四、马希广3年

  公元947年,众臣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拥护马希广继立。公元950年,马希广被哥哥马希萼杀害。

  五、马希萼(è)2年

  杀掉马希广后,即位。公元951年,徐威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马希萼被囚禁于衡山县。马希萼抵达衡山后,复被廖偃、廖匡凝、彭师暠等拥护称衡山王。不久,南楚为南唐所灭,马希萼被南唐任命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仍封楚王。其后在入朝的时候,被南唐元宗李璟留下,几年后在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去世。

  六、马希崇l年

  公元951年11月,南唐占领长沙,南楚灭亡。

闽国:897–946建都:福州

  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王审知和哥哥王潮攻占福州,占据福建全地。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王审知称臣中原,交好邻国,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以“保境息民”为立国方针,他还建立学校,奖励通商,由此,文化和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一、王审知909年-925年,在位17年

  王审知是王恁的老三儿子,大哥王朝,二哥王审邽。

  公元925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病故于福州,终年64岁。

  二、王延翰925年-926年,在位2年

  王延翰,王审知的长子。

  公元926年十月,自称大闽国王;十二月被王延禀、王延钧所杀,史称闽嗣主。

  三、王延钧926年-935年,在位11年

  王延钧,王审知的次子。

  公元933年称帝,国号闽,建都长乐(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

  公元935年,被王昶所杀

  四、王继鹏935年-936年,在位1年

  王继鹏,即王昶,王延钧的长子。

  公元939年,被连重遇所杀。

  五、王延义939年-944年,在位6年

  王延义,即王曦,王审知的老七儿子。

  公元944年,被朱文进、连重遇所杀。

  六、王延政944年-945年,在位1年

  王延政,王审知的的第十三个儿子。

  公元943年,延钧弟王延政于建州(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瓯ōu市)称帝,国号殷。

  公元945年,王延政复国号为闽。八月,南唐攻闽,出降,闽国灭亡。

南唐:937–975建都:金陵

  南唐,定都于金陵,历时39年。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南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南唐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一、李昇7年

  李昇,徐州人。曾改名徐知诰,本为李唐后裔。公元943年,背疮恶化去世。

  二、李璟(jǐng)l9年

  李璟是李昇的长子。

  公元957年,后周派兵侵入南唐,占领了淮南大片土地,并长驱直入到长江一带。李璟只好派人向后周世宗柴荣称臣,去帝号,自称唐国主,使用后周年号。

  公元961年,李璟死。

  三、李煜(yù)l6年

  李璟第六子,公元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宋太宗毒死。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荆南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招聘文职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荆南或南平。后唐灭前蜀之后,高季兴又得到了归、峡二州。

  荆南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每年贡奉均假道于荆南;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至南汉、闽、楚纷纷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一概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据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

  一、高季兴22年

  高季兴,原名高季昌,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年幼时,与朱全忠同为为汴州商人李七郎的家僮(tóng封建时代未成年的奴仆),之后,李七郎被朱全忠收为义子,是为朱友让,而高季兴又被朱友让收为义子。季兴初为亲兵,后为牙将,公元907年,朱全忠称帝,以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

  公元929年,病故。后唐明宗追封他为楚王,故南平又称北楚。

  二、高从诲20

  高从诲,高季兴长子。

  公元948年,去世。

  三、高保融l2年

  高保融,高从诲的老三儿子。

  公元960年,因病去世。

  四、高保勗l年

  高保勖,高从诲的第十个儿子。

  公元962年,因病去世。

  五、高继冲l年

  高继冲,高保融长子。

  公元963年,纳地归降,荆南灭亡。

  公元973年,高继冲在宋朝任职时亡故。

南汉:9O5–97l建都:广州

  唐朝末年,刘谦在岭南的封州(现广东封开)任刺史,拥兵过万。刘谦死后,长子刘隐继承父职。唐天祐二年(905年),刘隐任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刘隐死后,其官爵授予弟弟刘䶮(刘岩),封南海王。刘䶮凭借父兄在岭南(五岭之南的广大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刘䶮以汉朝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

  一、刘岩911年-942年在位32年

  刘岩,曾改名刘陟、刘龚、刘䶮,是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刘谦的儿子。

  公元904年(唐天佑元年),刘岩的哥哥刘隐任唐青海军节度使,据今广东、广西之地。

  公元911年,刘隐死,刘岩继位。

  公元917年(后梁贞明三年)称帝,国号越,公元918年改为汉,都城广州。

  公元942年,刘岩病死。

  二、刘玢(fen)942年-943年在位1年

  刘玢,原名刘弘度,刘岩第三子。

  刘玢在位,骄傲奢侈,荒淫无度。公元943年,刘玢在长春宫观看男女裸体表演,聚会饮宴,弟弟刘弘熙命力士抓住刘玢,摧击其前胸毙命。

  三、刘晟(shèng)943年-958年l6年

  刘晟,原名刘洪熙,刘岩之子。

  公元958年,刘晟去世。

  四、刘鋹(chǎng)958年-971年l3年

  刘鋹,原名刘继兴,刘晟的长子。

  公元971年,(北宋开宝四年)降于宋军,南汉亡。

  南汉灭亡后,刘鋹曾得到宋朝的厚待。

吴越:907–978建都:钱塘

  吴越国,钱镠所建。立国至归宋,共84年,三世五王。建都杭州(今属浙江)。鼎盛时期疆域13州,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

  一、钱鏐(liú)907年-932年在位26年

  钱镠,杭州临安人。少年时为乡里无赖,以贩私盐为业。唐末,追随唐将董昌,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公元893年任镇海军节度使。公元896年消灭董昌,占据苏南和两浙(浙东、浙西)一带,形成割据势力。公元907年5月,受后梁封为吴越王,立国,定都钱塘(杭州),用唐哀帝年号“天佑”,第二年建年号为“天宝”。

  公元932年,钱镠病亡。

  二、钱元瓘(guàn)932年-941年在位lO年

  钱元瓘,初名钱传瓘,钱镠的老五儿子。

  公元941年(天福六年)八月,病故。

  三、钱佐941年-947年在位7年

  钱佐,钱元瓘第六个儿子。14岁登基,公元947年亡故。

  四、钱倧(zōng)947年-947年在位7个月

  钱倧,原名钱弘倧,钱元瓘的第七个儿子。被废黜之后,病死。

  五、钱俶(chù)947年-978年在位32年

  钱俶,钱元瓘的第九个儿子。

  公元97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吴越灭亡。

北汉:951–979建都:太原

  北汉,又称东汉,刘崇所建。都城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鼎盛时期疆域十二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历四主,共二十九年。

  一、刘崇在位4年

  刘崇(895~954),先世为沙陀部人。他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后汉隐帝时,刘崇官至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公元951年,刘崇占据河东十二州称帝,改名为旻,仍用后汉乾祐年号,国号汉,史称北汉或东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之国。

  公元954年,刘崇忧病而死。

  二、刘钧在位l4年

  刘钧,原名刘承钧,刘崇的次子。

  公元968年,刘钧忧郁而死。

  三、刘继恩在位两个月

  刘继恩,本姓薛,其母为刘崇之女,刘钧的外甥,也是刘钧的养子。上任两个月后,刘继恩在酒宴中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

  四、刘继元在位1l年

  刘继元,刘钧的养子。

  公元979年,国亡降宋,后病死。

后蜀:934–965建都:成都

  孟知祥所建。都城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四十年。

  一、孟知祥l年

  后蜀高祖孟知祥(874年-934年),河北邢台县人。

  公元925年,后唐灭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次年正月,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境内渐安。长兴三年(932年),孟知祥杀掉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地。四年,封为蜀王。

  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知祥称帝,年号明德,国号蜀,史称后蜀。同年,孟知祥死,儿子孟昶继位,仍用明德年号,明德五年(938年)改元广政。

  二、孟昶31年

  孟昶,孟知祥的老三儿子。

  公元965年,宋师伐后蜀,蜀军全军覆灭,宋军进而包围成都府,孟昶投降,后蜀灭亡。

  孟昶被俘后,居住在汴京。公元965年,孟昶郁郁而终。

  评:唐朝灭亡后,中国再一次陷入了大分裂时期。在北方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出现过九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及闽,加上北方的北汉,是为“十国”。十国的特征是:除了北汉,九国尽在南方;出现的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建国之地,有相承也有独立;版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存在时间一般都比五代各朝长;领袖名号,称帝称王不一。

  很疑惑,《推背图》对于“十国”的兴盛与衰亡只字未提,似乎只有中原地区属于中华民族的疆土。今天,还有很多先生为《推背图》而埋头专研,孜孜不倦,宣称当今“两岸三地”的现状,早已在《推背图》中被李淳风先生言中了。试想,“两岸三地”相比“十国”,能算得上“大分裂”吗?可以说,这些小事对于李淳风先生来讲,压根就没有挂在心上。

  更觉得好笑的是,有的学士竟然宣称:在《推背图》中发现了江青、陈水扁…..诸如此类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如牛毛,如果都能在《推背图》中现身,那么,《推背图》纵有五车也难以尽书!

 

转载请注明:贞吉网 » 质疑《推背图》之五 十国历史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