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

质疑《推背图》之十三 民国历史

笑看推背图 昌达空间 7204℃ 0评论

第三十七象  庚子  《益》

37.jpg

  谶图:
  深潭中冒出来一个抱着婴童的妖怪,狠狠地掐着小孩的脖子。
  袁世凯为了骗取革命军的胜利果实,表面上接受民主共和制,作为南京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信以为真,拱手让贤,于是,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可见,袁世凯把孙中山、黎元洪等当做婴童摆弄。
  图画内容体现了作者对袁世凯的憎恶,以及对孙中山和黎元洪等革命人士的同情。
  袁,与鼋同音。鼋是爬行动物,生活在水潭中。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批:“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注释《谶语》
  1.汉水茫茫—武汉城闹得惊天动地,局势难以把握。
  汉江:在武汉汇入长江。这里借指武汉市。
  茫茫:事情闹得大,前途渺茫,事态难以把握。
  2.不统继统—原来的统治者不再统治,另一个人接着统治。
  清朝末代皇帝傅仪,年号是“宣统”。因此,第一个“统”字,既是名词,又是动词,隐指宣统皇帝不再统治中国。
  第二个“统”字,与第一个“统”字同义,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也就是说,中国将来的体制改为总统制,继续有人来统治。
  3.南北不分—南与北在地理上是对立的,既然不用分辨,说明国家是混乱不堪的。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借助外国势力,向湖北革命军提出议和。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革命军妥协,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袁世凯当选大总统,辛亥革命不败亦败。
  4.和衷与共—彼此之间,衷心合作,共谋大事。
  或者,按照谐音可以翻译为:归根结底是袁世凯同意了民主共和制,国家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衷:核心、中心、实质。回味“和衷与共”,与新中国关联性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衷与,可看作归根结底。中国和平,来自共产党。

  注释《颂语》
  1.水清终有竭—再清的水,最终也要干涸。
  清:寓意清朝。是说清朝的气数已尽。
  2.倒戈逢八月—农历八月必有反叛的部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隶属清王朝的湖北新军调转枪口,暴动起义,进行反帝反清浪潮。
  1911年10月换算成农历,是一九一一年八月。
  倒戈:军队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戈,兵器。
  3.海内竟无王—泱泱大国竟然没有能够胜任一国元首的人。
  1912年2月12日,清朝灭亡。中国一时间群龙无首,军阀混战。
  4.半凶还半吉—虽然算不上国泰民安,但改变了封建制度,推动了历史发展,未来还是吉利的。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和平推翻清朝,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当选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便匆匆地取消了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阐释:
  本象《谶语》叙述了20世纪初,中国改朝换代,枭雄四起,军阀割据,前途渺茫,最终归于共和制。但是,《颂语》最后两句“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又否定了《谶语》所预言的时期。
  既然“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那么,民国的话题还没有说完,我们继续向下看,何时“海内出大王”?

  第三十八象  辛丑  《噬嗑

38.jpg

  谶图:
  门口尸体堆积。谁也弄不清楚这是门内还是门外。
  但是,本象主要论述中国局势,并不是专论国外的局势。如果专门预言国外,那么,地球上的国家多了去了,恐怕累死李淳风也测不过来。

  谶曰: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水深火热。

  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万人后死万人生。
  海波能使江河浊,境外何殊在目前。

  金圣叹批:“此象兵祸起于门外有延及门内之兆。”

  注释《谶语》
  1.门外一鹿—天下无王。
  鹿:比喻政权。

    袁世凯病死了,一时间天下无主。
  2.群雄争逐—群雄并起,军阀混战,争夺天下。
  民国期间主要军阀列表:
  北洋军阀
  皖系:段祺瑞     直系:冯国璋    奉系:张作霖

    晋绥系:阎锡山   西北军:冯玉祥
  西南军阀
  滇系:唐继尧     粤系:陈炯明    黔系:刘显世

    湘系:汤芗铭     川军:刘存厚
  西北军阀
  陕西:刘镇华     新疆:杨增新    马家军:(宁夏)马福祥、(青海)马麒
  3.劫及鸢鱼—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本来各得其所,乃万物之自然现象,然而,灾难也殃及到了它们的身上。
  这里描述军阀混战,整个中国硝烟弥漫,天上的鸟儿和水里的鱼儿也难以幸免。
  劫:灾难。
  鸢:音yuān,一种飞鸟。
  4.水深火热—所有的生灵都处在空前的灾难之中。

  注释《颂语》
  1.火运开时祸蔓延—战争一起,炮火纷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8月14日,北洋军阀冯国璋宣布对德国和奥地利宣战。至此,战火蔓延到了中国。
  这里还隐含另一个事件,那就是1927年8月1日,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队伍正式成立。
  1917年,丁巳年,丁巳在五行中都为火,故有“火运”一说;
  这里的“火”是双关语,一指战争的时间,一指战火。
  2.万人后死万人生—老百姓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3.海波能使江河浊—大海涌起的波浪倒流,进入长江黄河,使得长江黄河泥沙翻滚。寓意世界大战波及到了中国,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浑浊不堪。
  4.境外何殊在目前—这段时期,国外和国内的局势没两样。

    殊:区别。

  阐释:
  本象说袁世凯死后,中国一时间没有领袖,群龙无首,相互混战,争夺天下;《颂语》是在补充描写袁世凯死后那段历史。称奇的是,文句中还提到了“境外”战争。这在《推背图》前象中是没有的。
  唐朝至民国,横跨一千余年,难道整个地球再没有其它更大的事件?那么,为什么在《推背图》前象中,没有提到过一次?
  可以说,李淳风和袁天罡绝不会玩这样的小儿科把戏。

  第三十九象  壬寅  《

39.jpg

  谶图:
  鸟下有山,是“岛”字,喻示岛国;山右下方有日,是日本;山左的中国是黑夜。这是中日两国的时差问题。
  中国是大鸟,日本乃蚕虫。蚕虫是大鸟的美餐,可是,现在山下不是爬出来的蚕虫,而是冒出来一轮红日,大鸟奈何之?何况又是一只“鸟无足”的伤鸟。
  日本侵华战争,即将爆发。

  谶曰:
  鸟无足,山有月。
  旭初升,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批:“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也。”

  注释《谶语》
  1.鸟无足,山有月—岛国与黑夜

    鸟无足:是日本岛国。

    山有月:山的左侧是黑夜,指中国。毛泽东有诗:“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正符合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的时局。

  中国版图,像是一只大鸟(鸡);日本地形像是一条蚕虫。假如,不是“鸟无足”,蚕虫定是大鸟的美餐。
  2.旭初升,人都哭—日一出来,哭声载道。
  这句话的意思不用解释,识字人一看便知。值得思考的是,这句话不像唐朝人的语气,反倒很像‘新文化运动’之后的语气。

  注释《颂语》
  1.十二月中气不和—一年十二个月都处于战火中。
  国内军阀割据一方,矛盾尖锐,连年争战;国外也是炮火连天。日寇乘乱挑起争端,战火蔓延到中国。
  十二月中:指一年的中间。其中,有两大事件。第一,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第二,1947年7月(农历六月),内战全面爆发。

  气不和:矛盾。
  历史大事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仅三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平津,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华北搞“自治运动”;
  1936年12月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驻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7年7月,中国内战全面爆发。
  2.南山有雀北山罗—中国四分五裂,南方有无能的政权和窝囊的伪政权,北方也有一个网中的麻雀。
  当时国情:
  中国北方,满洲国。1932年3月,清末溥仪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了傀儡“满洲国”政权,定都长春,改名“新京”。满洲国管辖范围包括现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及河北承德市,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369万。

    满洲国的傅仪,是个超级的伪政权,比喻为网中的麻雀,毫不过分。这个“罗网”是谁下的呢?那就是日本人。
  中国南方,汪伪政权。1940年3月,日本协助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当时的辖区包括苏、浙、皖等省大部﹐沪﹑宁两市和鄂、湘、赣、鲁、豫等省小部分。汪精卫自称曲线救国,屠杀爱国人士,组虐为虐,可以说也是个超级的伪政权,比喻为网中的无爪麻雀,毫不过分。
  中国西南,国民政府。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从原本的一只雄鸡比作一只无能的麻雀,也不过分。
  中国西北,中共政权。1937年1月,红军进驻延安。当时,也没有能力掀起大风浪。
  3.一朝听得金鸡叫—有一天,忽然听到雄鸡鸣叫。
  麻雀变成一只雄鸡。鸡是蚕的天敌。金鸡一叫,蚕虫蜷伏。
  金鸡叫:1945年,乙酉年,民间称“鸡年”,日本投降。毛泽东也有同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4.大海沉沉日已过—日落之后,大海终于平静下来。
  大海:指外寇带来的战争。
  日:日本。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所谓的和平将要来到,大海也沉静了下来。

    评:从毛泽东的诗句可以发现,李淳风与毛泽东心照不宣。
  

  第四十象  癸卯  《蛊卦

40.jpg

  谶图:
  三个小孩手持“碟子”。碟子,盛美味佳肴的器具,可以理解为“饭碗”。
  其中一个小孩已经把饭碗送给了那个大孩子;另一个小孩手持饭碗,推推迟迟不肯送人。
  日本投降,让出了侵占的领土;推推迟迟不肯献出饭碗的小孩,应该是蒋介石。
  看来,蒋介石不识时务,殊不知“一口东来气太骄”的厉害?到后来只得“脚下无履首无毛”逃往台湾了。
  最终,中华民国的结局是“生我者猴死我雕”,以失败告终。

  谶曰:
  一二叁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批:“此象有一李姓,能服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注释《谶语》
  1.一二叁四,无土有主—金木水火独缺土,没有领土出真主。
  1945年,日本投降。中共政权的辖区虽然不大,但真主已经出现。
  2.小小天罡,垂拱而治—天罡真土势已去,和平统一是大局。
  蒋中正虽堪称一代枭雄,但是,大势已去。暂时屈居台湾,将来面朝东方,垂衣拱手,完成民族统一大业。
  天罡:贬指大人物。《道法会元》卷八十二:“天罡,罡者四正为罡,取四方之正中。”所以,才说蒋介石是枭雄。
  垂拱而治:指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地统治天下。《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注释《颂语》
  1.一口东来气太骄—说出话来气吞山河。
  这里暗指毛泽东、周恩来。
  毛泽东的诗词,气吞山河。他比较出名的诗文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脚下无履首无毛—毛泽东当时贫困,脚上无履;蒋介石秃着头。
    这里,生动地描述了两位伟人的特点,一个贫穷没鞋穿,一个是光头。
  3.若逢木子冰霜涣—-如果遇到木子,冰霜消散。
  木子:一说时间,一说李姓。
  国民党出名人物是李宗仁。1949年1月22日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期间,解放军准备大举进攻江南。李宗仁幻想通过和谈,阻止解放军渡江,派代表团到北平谈判,但最后又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失败。
  4.生我者猴死我雕—孙中山创立国民政府,最后终结于“雕”的手里。
  这个“雕”是指谁呢?

  阐释:
  《推背图》其它谶图中,当时的流行服装都被预测了出来。民国之后,男人剪长辫留短发,人们穿西服、中山服。李淳风却没有画出来。
  颂词“一口东来气太骄”,很像毛泽东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可见,千年之前的李淳风预测何等神奇啊。

附录
  1912年1月—4月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1912年—1913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1913年—1915年12月 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
  1915年12月—1916年3月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
  1916年3月—6月 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
  1916年—1917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  黎元洪
  1917年—1918年 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  冯国璋
  1918年—1922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  徐世昌
  1921年—1922年 非常(时期)大总统  孙中山  此为南方政权
  1922年—1923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  黎元洪
  1923年—1924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  曹锟
  1924年—1926年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段祺瑞 

    在南方:1926.5蒋北伐开始,1927.4.12清党,宁汉二政府导致8.13蒋下野
  1926年—1928年  中国国家元首  张作霖  1926.6张夺取北京政权。1928.2南方蒋复职,二次北伐,6月北伐成功。
  1927年—1928年  中国国家元首  谭延闿 

    南方国民政府主席(此前是汪兆铭)与总统合并
  1928年—1931年  国民政府主席  蒋中正 

    软禁胡汉民,蒋二次下野
  1931年—1943年  国民政府主席  林森 

    最高权力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1年—1938年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蒋中正

    蒋委员长的称呼,由此而来
  1943年—1948年  国民政府主席  蒋中正
  1938年—1975年  国民党总裁  蒋中正  此前为胡汉民
  1948.5.20—1949.1.21  中华民国总统  蒋中正主席改为总统
  1949年—1950年  中华民国代总统  李宗仁  蒋三次下野
  1948.3.1—1975.4.5  中华民国总统  蒋中正  蒋中正逝世
  1975年—1978年  中华民国总统  严家淦  严家淦依宪法继任总统
  1975年—1988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  蒋经国
  1978年—1988年  中华民国总统  蒋经国  蒋经国逝世
  

 

转载请注明:贞吉网 » 质疑《推背图》之十三 民国历史

喜欢 (2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猴者,猢狲也,借指‘孙’;雕者,鹰鹫也,暗指‘英九’?不过我认为马先生没这么大能量,最可能的是美国,国徽‘白头雕’,暗指台海,美国终令台势力落幕离场/
    匿名2023-04-18 14:27